结婚玩纸牌游戏怎么玩
结婚玩纸牌游戏怎么玩
1、“饭后没‘掼蛋’,等于没吃饭。”在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中,以“打掼蛋”领衔,“打升级”“斗地主”随后,“21点”“拉大车”等做补充,扑克“霸占”了不少家庭节日聚会的时间。虽然扑克的起源有多种说法,但一点儿也不妨碍玩扑克成为老少咸宜的国民游戏。
2、最早的纸牌游戏唐代“叶子戏”。“扑克”这个词来源于英文“”,意为传统扑克牌中“”“”“”人像都是西方人的面孔,因此,很多人认为扑克牌是西方人发明的。
3、但进一步追根溯源,不少研究者指出:扑克来自于东方。其中,英国学者李约瑟博士在《中国科学技术史》中将桥牌的发明权归于中国人。美国《纽约时报》桥牌专栏主编艾伦·特拉克斯特说:“中国在1000多年前就发明了桥牌,中国是桥牌的故乡。”法国学者莱麦撒也指出:“欧洲人最初玩的纸牌,以形状、图式、大小以及数目来看,皆与中国古代所用的纸牌相同。
4、”因此,扑克源起中国的说法在学界占有一席之地。我国关于纸牌的最早记载是在唐代中晚期,比欧洲的相关记载早了500年左右,不过那时的纸牌叫“叶子戏”或“叶子格”。唐代钟辂的《感定录》中记载了唐文宗开成元年,836年,李郃担任贺州刺史时,与人玩叶子戏的场景。
5、这种游戏是在掷骰子的基础上,将“彩选”图形绘制在纸上,因此,有人把李郃认定为中国纸牌的发明者。另外,唐朝的苏鹗在《杜阳杂编》的“同昌公主传”中有这样一段文字:“咸通九年,868年,韦氏诸家好为叶子戏。夜则公主以红琉璃盛光珠,令僧祁捧之堂中,而光明如昼焉。
结婚玩纸牌游戏怎么玩
1、”“咸通”是唐懿宗的年号,同昌公主是唐懿宗的长女,19岁嫁给新科状元韦保衡,因为韦家人都喜欢玩“叶子戏”,到了晚上,同昌公主就命人把珍贵的夜明珠取出来,让人捧着照明,大家借着夜明珠如昼的光亮继续打牌。通过这段记载,可以看出当时贵族对叶子戏的痴迷。而《感定录》在提及叶子戏时也说:“咸通以下。
2、”这说明咸通年间,叶子戏已经发展成为一项上至皇亲国戚、下至文武百官都非常热衷的时尚游戏,可以说是唐代版的时尚“桌游”。至于这种纸牌游戏为什么叫“叶子戏”,宋代大文豪欧阳修认为,叶子戏是由“书签”演变而来。在他所著的《归田录》中有言:“唐人藏书,皆作卷轴,其后有叶子……凡文字有备检用者,卷轴维数,故以叶子写之。”就是说唐代人藏书都是采用卷轴的方式,卷轴太长,要查书中的细节,来回翻太麻烦,所以就会把书里的一些内容写在叶子上,用的时候去翻叶子就行了。
3、这样看来,“叶子”应该是被用来作书签或者读书时记录的小卡片。叶子戏所用的纸片像书签,所以称为叶子戏。
4、那唐代的叶子戏是怎么玩的呢。遗憾的是,唐代叶子戏的游戏规则到了宋代中期就基本失传了。
5、欧阳修的《归田录》中记载:“叶子格者,自唐中世以后有之……今其格,世或有之,而人无知者。”至于为什么“人无知者”,现代学者推测是因为游戏规则太复杂。根据北宋王辟之所写的《渑水燕谈录》记述:叶子戏“凡名彩二百二十七,逸彩二百四十七,总四百七十四彩。余家有其格,而世无能为者。